联系我们
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
产品描述
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(LSI-BFI)是一种基于激光散斑动态分析的先进成像技术,专为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设计。通过实时、无创地捕捉活体组织微循环血流动态变化,为心血管疾病研究、药物疗效评估、神经科学及创伤修复等领域提供精准可视化工具。
激光散斑成像原理:目标受到激光束照射时,反射后的激光形成随机干扰图像(包括亮区和暗区),该图像称为激光散斑图。如果被测目标静止,激光散斑图也保持不变。如果被测物体发生移动,例如组织中的红细胞运动,则激光散斑图会随之波动。激光散斑图的变化速度取决于监测区域内目标移动速度;目标移动速度越快,散斑图变化越明显。散斑变化速度以散斑对比度量化,而对比度与血流相关;这就是激光散斑技术用于血流灌注量评估的工作原理。
应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,通过监测得到微循环血管血流参数以评估血管的结构、微循环功能以及代谢活动,可以研究缺血、氧、中风、炎症、水肿、出血、过敏、休克、肿瘤、烧伤、冻伤、放射损伤等病理过程中微循环改变的规律及其病理机制,对科学研究、疾病诊断、病情分析和救治措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产品特点
1. 高分辨率实时成像
- 每秒高达122帧的高速成像能力,动态捕捉血流瞬态变化;
- 空间分辨率达2688*1520,清晰呈现微血管网络及血流分布细节;
2. 非侵入式监测
- 无需注射造影剂或侵入式操作,避免动物应激反应,确保实验数据真实性;
- 支持长期重复观测,适用于慢性疾病模型研究;
3. 多场景适配性
- 兼容小鼠、大鼠、兔、犬等多种实验动物体型,配备可调支架与适配器;
4. 智能化分析软件
- 一键生成血流速度、灌注量等定量参数,支持时间序列分析;
- 3D 血流动态重建功能,直观展示血流时空分布变化(选配);
5. 便携与可扩展性
- 模块化设计,支持实验室固定安装或移动式推车部署;
- 可集成EEG、体温监测等模块,满足多模态研究需求。
技术亮点
1. 动态散斑算法优化:专利算法消除运动伪影,确保麻醉或清醒动物的成像稳定性;
2. 超灵敏CMOS传感器:低照度环境下仍能捕获高信噪比图像;
3. 温控激光安全系统:符合国际激光安全标准(IEC 60825),无需佩戴护目镜,保护操作者与动物安全;
4. 支持快速自动对焦和精细电动调焦,提升不同应用场景的对焦效率和准确度;
5. 独特的光学镜片组合,有效滤除环境光对灌注数据的影响。
应用领域
1. 基础研究
- 缺血再灌注损伤、肿瘤血管生成、炎症反应机制研究;
- 神经血管耦合(如脑卒中模型血流监测);
2. 药物开发
- 血管活性药物、抗凝血剂、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动态评估;
- 新药毒理学研究(器官血流副作用监测);
3. 临床兽医学
- 宠物/经济动物外周血管疾病诊断(如糖尿病足、烧伤修复评估;
- 手术中实时血流监测(皮瓣移植、器官缝合效果验证)。
技术参数
名称 | 参数 |
分辨率 | 2688*1520 |
图像像素 | 2.9*2.9μm |
最大帧率 | 122fps |
灰度位深度 | 16bit (12bit有效) |
彩色位深度 | 24bit RGB |
成像激光 | 785nm, 0-100 mW |
输出文件 | avi视频,tiff图像(彩色24bit RGB, 灰度16bit,伪彩16bit),csv数据表,html/pdf报告 |
图像组成 | 实物图、激光(散斑)图、(散斑)比对图、伪彩图、叠加图等 |
快门模式 | 卷帘快门 |
成像视野 | 14mm×22mm~57mm×100mm |
工作距离 | 10-40 cm连续可调 |
对焦方式 | 快速自动对焦、电动精细对焦 |
校准 | 配备校准盒 |